情话网—在这里您可以轻松发布、收藏和找到您喜欢的情话!
当前位置: 情话集>三年级知错就改的名言

三年级知错就改的名言

75次浏览 时间:12-28 20:43:19 栏目:情话集 标签:
订阅

1. 人间最大的智慧,在于洞悉本身的弱点。——法国

2. 人无完人,每个人都会犯错,只要改正,一切都是好的。

3. 两人一般心,无钱堪买金,一人一般心,有钱难买针。

4. 改过不吝.——《尚书》

5. 知错就改,永远是不嫌迟的。

6. 自我批评之于我们,简直是和日光、空气、水一样重要.——斯大林

7.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,能够改过自新,就是有福的。——莎士比亚

8. 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

9. 《周易》: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

10. 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。——《尚书·伊训》

11. 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——《论语》

12. 知错就改,永远是不嫌迟的。--周恩来

13. 改身之过,迁(发扬)身之善,谓之修身。颜元《颜习斋先生言行录》

14. ”见善则迁(学习),有过则改。

15. 浪子回头金不换。

16. 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——宋·朱熹《论语集注·学而篇第一》

17. 消沉就角一支单调的画笔,只能给未来涂上一层灰色。

18. 《论语》: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

19. 关于知错能改的.名言

20. 亡羊补牢,为时不晚。

21. --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《左传宣公二年》原句是:三进,及溜,而后视之,曰:“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”稽首而对曰:“人谁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
22. 过而不能知,是不智也,知而不能改,是不勇也。——李觏《易论第九》

23. 人孰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《左传宣公二》

24. 吝:吝惜。从善: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。如流: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,比喻迅速而自然。这两句大意是:改正错误毫不吝惜,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。

25. 闻过则喜,知过不讳,改过不惮。陆九渊《与傅全美》

26. 自我批评之于我们,简直是和光空气水一样重要。——斯大林

27. 今天检查儿子的作业,看到他们的题目有几题是造句,第一题是用不但……而且……造句。一看到儿子写的答案我和老婆就笑了。。

28. 聪明人知错就改,糊涂人有错就瞒。

29. 知错就改,永远是不嫌迟的。——莎士比亚

30. 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——朱熹

31. 眼睛里没有追求的时候,一定是心如死灰的时候。

32. 人不怕犯错误,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。

33. 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,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。——毛泽东

34.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。

35. 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

36. 易涨易退山溪水,易反易覆小人心。

37. 西塞罗:“每个人都会犯错,但是,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。

38. 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。

39. 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。《增广贤文》

40. 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。——莎士比亚

41. 任何改正,都是进步。——达尔文。

42.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

43. 不举步,越不守栅栏,不迈腿,登不上高山。

44. 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.——《旧唐书·魏征列传》

45. 人孰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
46. 莎士比亚:知错就改,永远是不嫌迟的。

47. 腰板挺得笔直的人,终究不会走在攀登者队伍的前列。

48. 在革命事业中,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。——列宁

49. 过而不能知,是不智也;知而不能改,是不勇也。——北宋·李觏《易论第九》

50. 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,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——拿破仑

51.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不要重复错误。——周恩来

52. 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王守仁《改过》

53. 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——唐代宋祁、欧阳修《旧唐书·魏征列传》

54. 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,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。

55. 苦海无涯,回头是岸。

56. 错误经不起失败,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。

57. 知错就改,善莫大焉,有则改之无则加勉。

58. ”达尔文:“任何改正,都是进步。

59. 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.——《尚书·伊训》

60. 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。--西汉学者伏生口述《尚书·伊训》

61. 在逆境中要看到生活的美在希望中别忘记不断奋斗。

62. 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,因为承认错误也可以解释作你今天更聪敏。

63. 要是你的心本来就在燃烧,那么一旦需要,掏出来就可以当火把。

64.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不要重复错误。

65. 解:关于知错就改的名言不是出自苏辙之笔,而是出自其哥哥苏轼之笔。

66. 蚌下苦轼的时候是不作声的,献出来的终于是明珠。

67. 见善则迁(学习),有过则改.——《周易》

68. 秦恶闻其过而亡,汉好谋能听而兴。薛瑄《读书录》卷十

69. 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改之,善莫大焉。--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《左传宣公二年》

70. 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。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

71. 改过不吝。《尚书仲虺(huǐ)之诰》

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