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进大门,瘦西湖景致就已略显一斑了。上翘的飞檐,金色的琉璃瓦砖,顿显一派繁华景象。
我觉得扬州是用水做的,就像那位喜欢扬州女子的人说过:女人是水做的,男人是泥做的。我是生长在北方的泥,看惯了那里的混沌沧桑,难免觉得这江南水乡太过温柔,然而水虽柔弱,却又是最具有韧性的,这不得不让我叹服。
漫步春柳长堤,眼前一道绿色的湖水,真的不是很宽,对岸几乎近在眼前。尽管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宏阔,却是一派画中景象。岸上人们来来往往,湖中游船箫鼓声声,远处楼台掩映,近处绿树成荫,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。进园不大一会,一场小雨如约而至,细密的雨丝无声地洒落在湖面上,朦胧的景象让你不由地惊叹,不用打伞,就这样恣意地徜徉在瘦西湖畔,瘦西湖如一位清纯的江南女子款款而来。经春柳长堤,上春波桥,过徐园、小金山,一路景色让人目不暇接。
站在瘦西湖的桥上,放眼远眺,湖边的垂柳宛如轻盈的少女正对着碧绿的湖水梳妆打扮,翩翩起舞呢!
错把琼玉比烟花,次生常梦是扬州。
瘦西湖实是幅好画,这幅水墨画透出了一丝自然之美,向我们展现着华夏民族的魅力。
春日融融,柳丝轻扬,光溢花香,满眼的绿草红花。垂柳如丝,感觉连呼吸都包含着春意,索性跟着春天的脚步,乘着春风下扬州,去瘦西湖赴一场春的盛宴。
望向瘦西湖,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,我觉得它更美丽了……
春天的瘦西湖别有一番风味。一进入风景区,和煦的春风迎面扑来,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。
瘦西湖边,每日游人云集,车马骈阗,绮罗盈目,香飘满路。
我们沿着瘦西湖边走边看景,三步一桃、五步一柳,恍若置身于人间天堂杭州的西湖。
再看瘦西湖,它的湖水一碧如洗,远远的望去,如同一条翡翠般的玉带,系在小山的周围。
我走在街头,夜晚的扬州是浪漫和安逸的。她并没有北上广的繁华喧嚣,却足矣让人恋恋不舍。随处走走,可以碰见街头卖唱的艺人,他们大多不是为了赚钱来养家糊口,而是为了衬托这座城市的浪漫,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个她在聆听,哪怕是寂寞。
从瓜洲湾到东关桥头,约有三十公里,沿岸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,沿着古运河随处走走,可以看到历史遗迹星列,这几乎涵盖了古代扬州的发展史,运河哺育了扬州城,成了扬州的“根”。“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”,遥可知当年,诗人陆游所见的沧桑和悲凉。
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城西北,历史悠久,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,清乾隆时期盛极一时。
别的保举一本我没看过的,由于这本光评价就已是我必需要看的了,由于我只看全本所以没看。《新宋》相当厚重,作者要把它写的机遇不偏离汗青,所以很累,很累。。
我们登上五亭桥,站在五亭桥上就能看见整个瘦西湖的美景:湖面细长,景色秀丽,宛如系在仙女腰间的绸带。
忆扬州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,柳叶眉长易得愁。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
五亭桥不仅是瘦西湖的标志,也是扬州城的象征。(分)
扬州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,个园系中国四大名园之一,与北京颐和园、承德避暑山庄、苏州拙政园齐名。它坐落在扬州城的东北角,是清嘉庆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重建而成。如果取竹一枚单叶,倒过来,便是“个”字,袁枚有“月映竹成千个字”的诗句,故名“个园”。个园之名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,即九州方园,天下独一个。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。
昔日的古扬州已经无从寻觅,岁月只留住了断壁残砖和斑驳旧影,早已听不见车马喧嚣,战火纷飞,旧时光里的繁华在今天看来不值得多提,这座城又恢复了静谧与安然。江畔来来往往的船只穿梭着,划破夕阳,留下一道道光影,沧海桑田,岁月湮灭了古扬州的繁华。
扬州竹枝词刘涛二分明月一声箫,半属扬州廿四桥。别有风情忘不得,载花载酒木栏桡。
窗外,瘦西湖一碧万顷,湖面微皱涟漪,一群鹭鸶遨游天空优哉游哉。
瘦西湖名扬中外,位于板井巷不远的大明寺,古色古香。
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在扬州”这句,真是写绝了扬州城的妩媚娇柔和江南风光的缠绵缱绻。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给扬州这座古城平添了无限的风韵。
江都竹枝词起予邗沟春水碧如油,到处春风足逗留。二十四桥箫管歇,犹留明月满扬州。
湖的对面有一座小山.山上古木参天.山顶有一座威武、雄伟的盐白塔它也是瘦西湖的一大观赏景点,让游客们赞叹不已。
我们来到瘦西湖,已经是下午了。只见湖边叠嶂成峦;湖面波光粼粼;湖水清澈见底。
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。单单一个“瘦”字,就诠释了她那独具的魅力。
邗沟春水碧如油,到处春风足逗留。二十四桥箫管歇,犹留明月满扬州。
瘦西湖的美是说不尽的,一切尽在不言中,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她透在骨子里的那份独有美。
瘦西湖边到处都是树,个个根深叶茂,最多的要数柳树,它们都站在湖边,长长的柳条垂向湖面。
迷人的瘦西湖风采拨动了我的心弦,给我留下了清新隽永的回忆。
走进瘦西湖,就看见湖两岸三步一桃,五步一柳,我想:要是再过一个月来的话,那瘦西湖两岸的风景一定非常漂亮、迷人吧!